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各成语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下列各成语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辆往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方向行驶的小车,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所示,问:
(1)此时小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若小车保持此速度不变,从图中位置到达机场,需用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
(1)该瓶子的容积;
(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ρ
水=1.0×10
3kg/m
3,ρ
油=0.9×10
3kg/m
3)
查看答案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___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_____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7)为进一步找出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长的发光管,进行多次实验,测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中.
表:
实验次数 | 物距u(厘米) | 像距v(厘米) | 光屏上成像长度(厘米) |
1 | 12 | 60.0 | 15.0 |
2 | 15 | 30.0 | 6 |
3 | 30 | 15 | 1.5 |
4 | 35 | 14 | 1.2 |
(A) 分析表中______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B) 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
(C) 该同学还想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1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应选用______ (选填“镜子”或“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其目的是______.
(2)图1中______(选填“A”或“B”)为点燃的蜡烛.在实验中应观察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再分别测量像到镜面与物到镜面的______,并进行比较.
(3)若将光屏放在A的位置上,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______.
(5)如图2所示,蜡烛在A、B、C位置时,所成像的位置分别是A’、B’、C’,从图中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__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
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