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
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30米的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______秒.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______的.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甲同学依据“石块扔入河中的水里总是沉入河底,木头放进水里却会浮在水面”,猜想:沉入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乙同学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银中的铁块最终漂浮在水银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能会对它浸入液体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
(1)于是他们首先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a)所示),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3.2牛;再把该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b)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牛,发现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______物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从而判断出甲同学的猜想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接着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三中.
表三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物块 | A | B | C | D | E | F |
物块密度 (千克/米3) | 2.7×103 | 2.2×103 | 1.1×103 | 0.9×103 | 0.6×103 | 0.4×103 |
物体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 | | | | | |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至此,大家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要完善证实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们决定下面还要研究______,为它提供全面、有力的依据.
查看答案
某小组用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性,其实验过程如下:
(1)将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值填入表中.
物理量 序号 | A处的电流 IA | B处的电流 IB | C处的电流 IC |
第一次测量 | 0.10 | 0.12 | 0.22 |
第二次测量 | 0.10 | 0.24 | 0.34 |
第三次测量 | 0.10 | 0.30 | 0.40 |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拆接电路时,电键必须______;
②他们设计的表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③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
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来进行的,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_.
查看答案
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要求:滑片在最左端时它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小许同学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并将这两个数据记录在表一序号1中,并计算出电阻值.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新的示数记录在表一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8安,将其记录在表一序号3中.请将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序号 | 电压 (伏) | 电流 (安) | 电阻 (欧) | 电阻的 平均值(欧) |
1 | 2 | 0.2 | 10.0 | |
2 | 4.5 | 0.44 | 10.2 |
3 | | 0.58 | |
查看答案
实验室中,常用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它的______盘内(选填“左”或“右”).U形管压强计是探究______规律的仪器,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被测的压强越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