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的传播速度跟温度和介质有关,声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效果好,并且固体传声速度快.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固体传声速度快,并且固体传声效果好,同时箭筒又起到共鸣的作用. 故答案为:振动;340;固体传声效果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______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______传递到人耳.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耳感知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中的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B.不管是什么情况的耳聋,都能通过骨传导补救
C.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转化为信号传给大脑
D.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张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鼓膜被损坏
查看答案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利用超声传递信息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