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矿石由山顶搬到山脚下,质量不变 ...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矿石由山顶搬到山脚下,质量不变
B.一块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小
C.将一铁块压扁了,质量变大
D.一张纸对折一下,质量变小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鹏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 (A/B/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是/不是)晶体.
(2)淡盐水冰的熔点是______℃,浓盐水冰的熔点是______℃.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3)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______(高/低)的温度下熔化.
[拓展]小鹏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4)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__(快/慢).
(5)小鹏想起了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讲出一点即可)______.
查看答案
2008年10月15日无锡市举办的“三立杯”青年教师评优课《光的直线传播》比赛中,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1和2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和小明同学一起来完成.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______有关.古代入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______.
(3)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3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长度L/cm | 30 | 15 | 10 | 7.5 | 6 |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图3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______不变,改变______,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
.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3)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
(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原因是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当B后面的蜡烛C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C,并在蜡烛C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填“实”、或“虚”).
(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B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B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
(7)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
(填“能”或“不能”),因为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
(8)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单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 99 | 99 |
(1)完成表格中遗漏的数据,直接填写在表格中.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3)在图中,图______(甲或乙)甲是水沸腾时的情景;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为了缩短水从加热到沸腾时间,请你提出两点有效的操作建议:
①______;②______.
(5)表格中水的沸点低于100℃,因为实际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6)小华在课外书上了解到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甘油(原液)后沸点会升高.下表为甘油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沸点(表中甘油含量是指甘油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甘油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141 |
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甘油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甘油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
(7)小华在水中加入一些甘油后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烧杯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