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

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把塑料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则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压在玻璃板上.而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小桶对吸盘有个向下的拉力,在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的情况下,要使吸盘脱离玻璃板,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应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 【解析】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即桶和细砂的重力)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即P大气压S=mg. 故可得大气压P大气压===. (2)实验产生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实验过程并不如原理分析中那么理想化,如挤压吸盘时,吸盘内的空气不可能完全都被排出. 故答案为:(1)mg、; (2)吸盘内空气没排完干净(或天平的读数不准确,或塑料吸盘将要脱离玻璃板时加沙量偏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2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3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也沉入水底.
manfen5.com 满分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理由是:两球______相等;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m1/gV1/cm3V2/cm3m2/g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g•cm-3
测量值6370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郑和七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上有九道桅、十二面帆、吃水深度4.4m,排水量达7×103t(排水量为满载时船排开水的质量),这在当时极为罕见.请计算:
(1)在海面下3m深处,海水对该该船体产生的压强.
(2)满载时,郑和宝船所受的浮力.(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
如图用滑轮组将重16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多大?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