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______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和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只有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才等于拉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个,实验中是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3)物体之间只要有了相对运动的趋势,它们之间便会有摩擦力的存在,这种摩擦是静摩擦,静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解析】 (1)此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是通过测力计的示数反映出来,就必须保证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当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就等于拉力. (2)①图中甲、乙两图说明的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故可得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②甲、丙两图说明的是:在压力相同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故可得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原因是:物体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有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受平衡力,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等,且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2)甲;乙;粗糙程度(光滑程度);粗糙;(3)静摩擦;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天的暴雨来得确实猛烈,雨点打在窗户玻璃上,沿玻璃缓缓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一现象想:水滴在玻璃上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
小华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填入下表中:
距离s/cm20.0040.0060.0080.00100.00
时间t/s1.63.55.58.012.7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测定______,再测______(选填“距离”或“时间”).
(2)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的依据是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滴的运动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
查看答案
(1)写出下列读数: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N,电流表读数是______A.
manfen5.com 满分网
(2)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把天平放在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g/cm3
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小明家里给买他来一辆变速自行车,后轮上有很多齿轮(俗称小飞轮),但他们的直径不同,他把车链安装在直径较大齿轮上,骑车时比较    (选填“省力”或“费力”).当他把自行骑到学校门口,就来了个紧急刹车,这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由    摩擦变为    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学校门口的老师和同学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了他当时的情景,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反射的缘故. 查看答案
如图(a)所示是晓明同学在体育测试中跳箱时的情景.起跑后,晓明用力蹬踏板,在踏板“反弹”的作用下,晓明跳过了跳箱,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晓明离开踏板后仍能在空中短距离“飞行”,是因为他具有    ;当脚落在垫子上时,垫子表面如图(b)所示,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情景,火箭点火后从尾部猛烈喷出燃气,于是燃气推动火箭徐徐上升,这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的原理;高温的燃气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团产生的原因是火箭下面水池中的水受到火箭尾部的巨大热量而    成了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到了较冷的空气又    成了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