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

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满分5 manfen5.com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带孔的卡片,如图甲所示,卡片中各孔尺寸相同(约为1cm),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3)为验证猜想b,小明让带孔卡片,离地面白纸较近,看到的光斑与卡片中孔的形状相同,然后让带孔卡板远离白纸,到一定距离后,白纸上的光斑又成了圆形,这说明光斑的形状还与      有关;

(4)为验证猜想c,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光斑(填光斑的形状)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由      形成的.

 

(1)不合理; (3)孔到白纸的距离; (4)无关;圆形;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 试题分析:(1)知道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在物体后面出现的光射不到的区域. (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4)根据光斑和影子的形成原因分别分析各实验的结论即可判断. 【解析】 (1)猜想a是光斑是树叶的影子,因为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不是影子,所以不合理. (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时,保持树叶间空隙大小不变,改变孔的形状,观察光斑的形状; 而实验时,保持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与纸之间的距离,观察光斑的形状;且离地面白纸较近,看到的光斑与卡片中孔的形状相同,然后让带孔卡板远离白纸,到一定距离后,白纸上的光斑又成了圆形,这说明光斑的形状还与孔到白纸的距离有关. (4)为验证猜想c,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圆形光斑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1)不合理; (3)孔到白纸的距离; (4)无关;圆形;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小孔成像原因分析,重点是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应认真审题、根据题意获取所需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4

96

99

99

99

99

99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则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3)根据图丁的      图,说明水已沸腾.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5)另一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但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6)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满分5 manfen5.com

(1)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要吸热,温度     

(3)回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     

 

查看答案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分贝仪可以测出一个声音有多响,小李同学利用分贝仪来研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他的操作是:在桌上先放上要测试吸音性能的某种材料,然后在材料上放一个玻璃杯,接着用力敲击玻璃杯,用分贝仪测出敲击声的分贝数.再换一种材料,重复这个实验过程,直到完成整个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1)针对小李同学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请你写出他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写一条即可)

(2)小李准备了表中的几种材料,并科学准确地测出了实验数据:

材料

海绵

棉花

木板

橡皮泥

金属块

分贝dB

48

62

49

69

55

75

分析表中数据,吸音性能最好的两种材料是           

(3)通过这项研究,对降低噪声源(如电动机、汽车发动机等)的噪声,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查看答案

如图,(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      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2)如图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