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      ,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变大;不变;不变; (2)B; (3)鸡蛋上浮;C 【解析】 试题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越往下越大的,根据1→2→3的过程或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的变化来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再根据称重法即可判断铁块受到的浮力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以上实验可以验证的猜想. (2)向水中加盐,食盐溶化后,水的密度增大;鸡蛋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实验现象;进一步判断影响浮力的因素和验证的猜想. 【解析】 (1)读图可知,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根据F浮=G﹣F拉,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从位置3→4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2)通过1→2→3的过程可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同种液体时,浸入的深度越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故可验证上述猜想B是正确的. (3)向水中加盐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但使液体的密度增大,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当F浮>G时,鸡蛋将上浮; 由此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受的浮力越大,故可说明猜想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变大;不变;不变; (2)B; (3)鸡蛋上浮;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      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b.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      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同学们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的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你按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的实物电路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连线不得交叉).

(2)若电流表正确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前,某同学发现电路有一处错误,这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选填“AD”或“BC”).

(3)测量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位置,闭合开关后,小灯泡      (选填“亮”或“不亮”),这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V.

 

查看答案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      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整(填“右”或“左”).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      ,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3

6

6

3

2

5

5

2

4

2

2

4

3

6

9

2

3

4

2

6

4

4

2

8

(4)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      同学.

(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杆:用镊子取砝码、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属于费力的杠杆是     

 

查看答案

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②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所成的像在光屏上方,应向      方调整蜡烛,才能使成像在光屏中央.(填“上”或“下”)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      像,凸透镜能成      像.

 

查看答案

如图,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斜坡长100m,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

(1)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4)汽车在上坡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