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摩擦产生了电子
D.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
B.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 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左,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 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
你所在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A. 几十克 B. 几千克 C. 几百千克 D. 几十千克
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发光体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个发光体AB实验,且保持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实验次数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 2.0 | 4.0 | 6.0 | 8.0 | 10.0 |
像的高度h/cm | 1.0 | 2.0 | 3.0 | 4.0 | 5.0 |
(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发光体AB(如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发光体AB的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2)小孔成像的原理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现象不相同_____
A.林间笔直的光柱 B.月食 C.彩虹的形成 D.手影的形成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_____)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发光体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_____;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 时,像的高度是______cm。
(5)在第④次实验时,半透明纸上像的高度与发光体AB的高度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6)为了进一步探究“像的大小与发光体离小孔的距离是否有关?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不变。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小组应选用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_____。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收集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个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4)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标准大气压):
(1)由表A可知,完成这个实验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_温度计。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如图B,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气泡里的水蒸气消失的原因是_____,此时水是否在沸腾:_______。
(3)小明将水加热到沸腾,他发现水沸腾时_______热温度______。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
(4)如图C旁边的小丽组装好与小明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但在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子,实验后小丽作出在0﹣15分钟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D,据图可知_____(选填“①”或“②”)应是小丽依据实验数据所画的,她实验时水的沸点达到了___________。分析图象并写出一条造成他们所画的图象不重合的原因__________。
(5)如图E,实验后小明意犹未尽继续探究,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会”或“不会”)沸腾。若在烧杯口加盖,则试管中的水_____(“会”或“不会”)沸腾。
(6)如图F,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的气泡中是_________,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________(选填“空气”、“水蒸气”、“小水珠”或“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