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活常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 kg B. 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15 m
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1 h D. 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1 m/s
北京2008年奥运会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g。(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g/cm3)。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途经泰州,下表列出了该次动车从泰州到南京的时刻表。
| 泰州 | 江都 | 扬州 | 南京 |
到达时间 | 18:40 | 19:00 | 19:20 | 20:10 |
发车时间 | 18:42 | 19:02 | 19:22 | ﹣﹣﹣ |
里程/km | 118 |
| 183 | 283 |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多少km?
(2)求列车由泰州开往南京的平均速度。
阅读下列材料:
何时更粘
何时更粘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
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蜂蜜 | 温度 | 流淌时间 |
在冰箱中 | 较低 | 较长 |
在室内 | 一般 | 一般 |
经微波炉加热 | 较高 | 较短 |
想到自己的假设,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晓丽像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它的粘性_____。
(2)这一结论可以用如图的_____图象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_____。
小楠同学想测出一个塑料球的密度,但是他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小楠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
C.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步骤序号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_____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向_____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在测量塑料球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向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来应完成的操作是:_____;
(4)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_____g,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_____ kg/m3;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
(1)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应该是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15cm处向30cm处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位置不变”)。
(2)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小组 | 第1组 | 第2组 | ||||||
凸透镜焦距f/cm | 14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16 |
物到透镜距离u/cm | 20 | 30 | 40 | 60 | 20 | 30 | 40 | 60 |
像到透镜距离v/cm | 47 | 26 | 22 | 18 | 80 | 34 | 27 | 22 |
像的倒正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情况,你认为上述表格中还可增加描述像的特征的两项内容,如像的_____和像的_____,便能更全面地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偏离光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