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通过放大镜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所观察的字在放大镜的
A. 二倍焦距以外 B. 二倍焦距处
C.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 焦距以内
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___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5)vBC_____vAC(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B”)
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9 |
B | 铜 | 60 | 1.1 |
C | 铜 | 80 | 0.7 |
D | 铜 | _____ | _____ |
E | 铜 | 100 | 0.7 |
F | 尼龙 | 100 | 1.1 |
某同学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他先用如图所示(a)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_____。
(2)接着他又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如图(b)他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实验要选取_____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最后他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c)所示,首先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4)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如图(d)所示的凸透镜不动,蜡烛从图(d)所示的20cm位置移至光具座35cm位置后固定,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
静仪和美裕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处破裂开来,气泡里面的_____(选填“空气”或者“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美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静仪在第9分时钟撤掉酒精灯,几秒后发现水温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明显改变”),但是水继续沸腾,说明沸腾需要的条件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