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现有下列器材:蓄电池(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

现有下列器材:蓄电池(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要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求: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起来。

______

2)实验中多次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出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示数,并记于表格中,

请你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

______

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6

0.3

0.2

0.15

0.12

0.1

 

3)在做完第一次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端(选填“A”或“B”),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同时眼睛盯住_____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

A50Ω1.0A   B30Ω0.5A   C20Ω1.0A    D20Ω0.5A

 

导体两端电压相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A 电压表 3 A 【解析】 (1)由表中数据,电压不超过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接入电路中,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应用描点法作图,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先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电压U′=I′R′=0.6A×5Ω=…=0.1A×30Ω=3V,电阻与对应的电流之积为一定值,即导体两端电压相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为保护电路,应将滑片移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应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3V不变,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同时眼睛盯住电压表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应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3V不变,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R=6V﹣3V=3V,测最后一组实验数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R滑===30Ω, 实验过程中电路最大电流为0.6A,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_____(选填“大”或“小”)量程电流表。

2)闭合开关后,要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导体cd_____运动(选填“上下”或“左右”),这是一种_____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3)要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答出一种方法即可)。

4)如果将电流表换成_____,可以进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

 

查看答案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杨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图中将甲、乙两电磁铁串联起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填增加减少),说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0

9

10

5

20

18

20

10

30

27

30

15

40

36

40

20

 

1)在图中分别把蜡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_______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相同/不同);

3)物质的这种属性叫密度,则ρ_____g/cm3

4)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_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

3)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

40

13.3

2

30

15

3

20

20

4

15

30

5

10

光屏上没有像

6

8

光屏上没有像

 

根据表中数据和记录可得结论: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则像会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在刻度尺上_____刻度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

4)某同学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成的虚像时,他始终透过凸透镜向右侧观察寻找成像的位置。他的做法是_____的,原因是_____

5)在图乙中不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移到“0”刻度线处,则光屏应移至_____区域,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查看答案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内装有适量的某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开始加热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

3)该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此可知该固体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