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l)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方便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海同学准备了如图所示的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WN的平整硬纸板(其中F可绕接缝OM转动)、直尺及铅笔。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60° | 60° |
(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
(3)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0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的。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0点,若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_____。
(6)为获得普遍规律,实验中需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法线MO的夹角进行实验,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小海测量记录数据后如(b)表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 0.5 |
C | 钢 | 40 | 0.5 |
D | 尼龙丝 | 3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_____产生的,用力敲击音叉,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_____(填“增大”或“减小”),说明声音的_____与振幅有关;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sAB=_____cm;tBC=_____s;vBC=_____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是在做_____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_____(选填“大”或“小”)。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