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初二学生小明的估测较合理的是
A. 质量约55 g B. 体积约55 cm3
C. 体重约550 N D. 密度约1.05 kg/m3
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求:
(1)石块所受浮力;
(2)容器中水的重力;
(3)石块浸没在容器中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4)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一用细绳拴着的长方形实心物体沉在水平的水底,现用测力计挂着细绳拉着物体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测力计示数F与测力计上升距离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其上表面受到水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取g=10N/kg,水密度为1.0×103kg/m3)
继共享单车之后,电动共享汽车也陆续登陆济南。物理杨老师租用如图所示的共享汽车外出家访,人车总质量为800kg,汽车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05m2.这辆汽车从学校出发,沿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到达小明家,汽车电动机的功率为4×l03W.取g=l0N/kg,通过计算回答:
(1)小明家距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2)这辆汽车的总重力是多少?
(3)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4)此过程中电动机做了多少功?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
(2)实验中通过_____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的关系。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
(5)对比乙、丙两个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
(6)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和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5)小明利用图丁装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说明理由: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