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和着陆器)以近似为零的速度实现了月面软着落。如图为“嫦娥三号”运行的轨道示意图。
由于月球表面无大气,因此,嫦娥三号无法利用气动减速的方法着陆,只能靠自身推进系统不断 减速以便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为了保证着陆过程可控,研制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变推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方案,研制出推力可调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经过多次点火试车和相关试验验证,破解着陆减速的难题。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是一个时间较短、速度变化很大的过程,无法依靠地面实时控制。为确保探测器在着陆段自主制导、导航与控制。研制团队充分考虑了月壤物理力学特性对着陆冲击、稳定性等影响,研制出全新的着陆缓冲系统,确保探测器实施软着陆过程中,在一定姿态范围内不翻倒、不陷落,并为探测器工作提供牢固的支撑。
(1)观察图可知,嫦娥三号在运行过程中至少经历了________次轨道修正;
(2)以近似为零的速度在月面软着陆,指的是探测器相对月面近似为________状态;
(3)动力下降过程是一个时间________、速度变化________的过程。
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刚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用力F 拉动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物块A相对桌面保持静止。
(1)实验中发现,图甲、乙、丙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小刚又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物块C替代物块A,按照如图所示的三种方式,将物块C放在木板B上进行三次实验。当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且物块C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________F2________F3。(选填“>”、“=”或“<”)
小红在左侧封闭的U形管内装上适量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在香山脚下,小红记下右侧(开口端)的水面在A处,将此气压计由香山的山脚平移至山顶,且移动过程中管内水的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则右侧管中的水面将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用秒表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t。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表面状况 | 阻力的大小 | 运动时间t/s |
毛巾 | 最大 | 1.5 |
棉布 | 较大 | 2.5 |
木板 | 较小 | 4.0 |
(1)实验中,使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2)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减小得越______(填“快”或“慢”)。
在中国科技馆二层A厅的“运动之律”展区内有一个叫做“球吸”的展品,如图所示。这件展品由两只悬挂的空心球和一个出风口组成,当按下出风的按钮后,会有气流从两只空心球中间的缝隙通过,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两只小球________(选填“靠拢”或“远离”);这一现象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生活中应用这一原理的实例有很多,例如:飞机的机翼要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如图所示),当飞机前进时,气流通过机翼上、下方的速度不同,空气对机翼上表面产生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对机翼下表面产生的压强。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升力。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满足_____________的条件。
(2)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每组实验的三次操作,都要将弹簧右端点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力的_________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