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100km,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
据悉,2013年年底,“嫦娥三号”卫星将携带“中华牌”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无大气.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4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14天后,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50℃,黑夜时低至-180℃.“嫦娥三号”在登陆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采用边降落边用发动机反推,以减缓降落速度.在大约距离月球15公里时,反推发动机就要点火工作,到离月球100米时,卫星将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此时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员的控制,因卫星上携带的着陆器具有很高智能,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下去,并在离月球表面4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卫星呈自由落体降落,确保软着陆成功.
(1)当“嫦娥二号”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100米处空中,利用的是卫星具有惯性 |
B.“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将由于摩擦而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
C.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势能更大 |
D.“嫦娥三号”登月时打开降落伞可以辅助减速 |
(3)月球车的质量为120kg,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4m时,重力对它做的功为_________J.(g取10N/kg)
(4)月球车工作的电能是由_________能转化来的,它在月球上要耐受330℃的温度差.对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的成因,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解释:(说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U=6V,R1=10Ω,R2=5Ω,
(1)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R2两端的电压和R3的阻值.
(2)当S1、S2均闭合时,求R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1200N的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500N,如果物体A上升的速度vA为0.1m/s,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依次选用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1)图甲是实验的实物连线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连线.
(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A.
(4)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并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这一过程中眼睛要一直观察___表示数的变化.
(5)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定值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A |
| 0.2 | 0.1 |
①10Ω定值电阻的功率为___W.
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比.
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
(3)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 B. 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___.
(5)按正确方法测量后,归纳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6)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图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会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种类 | 质量/g | 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s | 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s | 温度升高30℃所需时间/s |
甲 | 200 | 110 | 225 | 342 |
乙 | 200 | 85 | 179 | 270 |
(1)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选用两个相同热源加热的目的是:使甲、乙液体在相同时间内___.(不计热量损失)
(2)加热过程中,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目的是___.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___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4)停止加热后,___液体温度下降得快
(5)停止加热后,乙液体温度降低20℃,可以放出热量___J(c乙=2.1×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