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所说的数据中,哪一个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次70次
C.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mm D.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2m/s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常首先要
A.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提出问题 D.交流与合作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另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5)若用跳棋代替蜡烛实验,为了像更清晰,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
(6)一学生实验中,如下图所示在白纸上记录了三次像与物的位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测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_______.
(3)实验步骤B中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的目的是_______.
(4)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
(5)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此时反射光线为_______.
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在我市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在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答:_______
(2)在试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min | …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 | 90 | 91 | 93 | 97 | 98 |
时间/min | 9 | 10 | 11 | 12 | 13 | … |
温度/℃ | 98 | 101 | 98 | 98 | 98 | … |
(3)如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min时刻.试分析引起这个明显误差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
(5)在实验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6)酒精灯拿走后,杯中水又沸腾了一小会是因为_______.
(7)烧杯上加一个有孔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时常用的装置.
(1)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
(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
(4)如图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