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1)如图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______现象,此时入射角______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______选填“”“”或“”;
(3)如图所示,小彬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内.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实像/虚像); 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从图中人眼的观察方向看过去,将蜡烛在人前方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_________(顺/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__(左/右)移;
(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上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尺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_____(顺/逆)时针方向转动;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次数 | ∠i | ∠r |
1 | 70° | 70° |
2 | 45° | 45° |
3 | 30° | 30° |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
(5)若将右半边纸板向后折,则在纸板上将____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上。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选择较_______________(厚/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________(亮/暗)的环境中进行;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________(M/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5)移去后面的蜡烛N,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____(能/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像(实/虚);
(6)小红在做此探究实验时,只做了一组数据就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认为小红下一步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
A.整理器材,完成实验;
B.改变发光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再得到几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完成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路。
(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焦点,BC为某光线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与BC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光线BC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