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某人站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 则这个人距镜子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与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A.60 cm B.40cm C.20 cm D.10 cm
(3)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射向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________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筷子的虚像在真实筷子的_______方, 所以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器材 | ________蜡烛A、凸透镜、光屏、火柴 | ||||||||||||||||
步骤 | 1.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2.然后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蜡烛A、透镜、光屏,并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 3把蜡烛A依次放在、、的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所成像的大小和倒正。 4.把蜡烛A放在 的位置,在光屏上_____(能不能) 观察像,此时眼睛应从______(光屏、蜡烛)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能看到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 ||||||||||||||||
表格结论 |
| ||||||||||||||||
问题讨论 |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具体做法即可)。 2.上图中,如果将凸透镜换成______,将光屏换成与蜡烛A_______的蜡烛B,就可以研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为了便于观察,这两个实验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
请将表格中空白处填上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人们通常将酒精保存在小口径的棕色瓶中,并扭紧瓶盖,这是为什么?
客:酒精装在小口径瓶瓶内减小了酒精的______,棕色瓶不易透光,可降低酒精的______,扭紧瓶盖可减慢酒精表面的______,这些因素都可以减慢蒸发,所以,人们通常将酒精保存在小口径的棕色瓶中,并扭紧瓶盖。
探究晶体、非晶体熔化规律
器材 | 石蜡、海波、烧杯、温度计、秒表和________ | |
步骤与结论 | 取相同质量的海波和石蜡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情况,并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获取了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甲、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像,_____(甲、乙)是晶体熔化的图像,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 |
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器材 |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_______和秒表 | ||||||||||||||||||
方法 | 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 | ||||||||||||||||||
表格 |
| ||||||||||||||||||
现象 | ①“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 (b)所示。则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②如果继续加热到16分钟,水的温度将______(升高、降低、不变)③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 | ||||||||||||||||||
结论 | 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改变、不变), _______(需要、不需要)吸热。 | ||||||||||||||||||
问题讨论 | 在第一次实验中, 小明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密度、熔点和沸点,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物质 | 酒精 | 水银 | 铝 | 铁 | 水 | 冰 |
密度/g/ | 0.8 | 13.6 | 2.7 | 7.9 | 1.0 | 0.9 |
晶体的熔点/℃ | -117 | -39 | 660 | 1535 |
| 0 |
液体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 | 78 | 357 |
| 2750 | 100 |
|
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C.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铁块
D.只考虑物质状态,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的量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