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多次测量了斜面和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小车运动的距离s1和s2、小车运动的时间t1和t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夹角/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s1/cm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s2/cm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t1/s | 1.4 | 1.3 | 1.2 | 1.1 | 1 | 0.8 |
t2/s | 0.85 | 0.8 | 0.75 | 0.7 | 0.6 | 0.5 |
|
|
|
|
|
| |
|
|
|
|
|
|
(1)第6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cm/s;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小车在斜面上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3)通过对比表格的第2行和第7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小车、斜面材质均不变时,__________,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越快。
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下图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工具:__________。
(2)小龙补全仪器后,从水被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水温T,并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_________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_________℃。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T/℃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100 | 100 | 100 |
(3)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下图中_____为水沸腾时的图景(选填“甲”或“乙”)。甲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大,说明液体内部______汽化(选填“有”或“没有”)。
(5)水正在沸腾时,将烧杯向上移动少许(戴隔热手套),小龙发现烧杯离开石棉网后,水中不再有气泡出现,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仍为100℃(液泡还在水面以下且没有接触烧杯)。此现象说明:除了“达到沸点”之外,水的沸腾还必须要________。
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伟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物质的温度T/℃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56 |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__________℃,其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3)如图所示的液体温度计内的液柱在实验中会变高,这主要是由于温度计的__________(选填“玻璃”或“液体”)受热会__________的原因。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凉玻璃片,会发现玻璃片表面有水滴出现,此时玻璃片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手指轻轻划过桌面,小雄同学只有把耳朵紧贴桌面时才能听见清晰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可以传声。本实验中,如果小华同学用很大的力气敲击桌面,_______(选填“也能”或“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会被音叉弹开很远。如果让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实验,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音叉的__________有关。实验器材中加入乒乓球的原因是音叉的振动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肉眼直接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