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雷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250m的大桥,用的时间是2min,求火车的长度。
小马站在操场上某处拍了一下手,经过约0.2s听到圣新楼方向传来回声,已知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此时小马与圣新楼之间的距离。
阅读《数据记录表格的绘制》,回答题。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把多个变量多次测量以后整理在数据记录表格内,方便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让小车从斜坡上下滑多次,分别把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记录在表格中,就可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
按照习惯,表格的第一横行写出实验的次数。表格的第一竖列应按实验进行的顺序依次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例如路程的符号是s;符号后写出这个物理量的单位,例如路程的单位是m;符号和单位间用斜线分隔,例如要记录路程,应该在表格的第一列的某格内写出s/m。
如果小车从斜坡上下滑两次,则数据表格应该设计如下表所示。
次数 | 1 | 2 |
s/m |
|
|
t/s |
|
|
小明通过课外阅读,知道了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也越小。他还想知道这两个量的数值之间有什么规律,因此他在一座高楼附近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他利用氢气球、绳子和卷尺分别测出了不同高度的四个楼层的海拔,海拔的符号是h,单位是m。接着他用气压计测出了相应楼层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符号是p,单位是Pa。随后记录在已经设计好的表格中,完成了他的研究。
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数据记录表格(用尺),填好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表中的数据不用填写。
阅读《不同的温度计》。
温度的测量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在很多场合需要一些技巧。例如,在炼铁时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这时不能使用通常的温度计,因为玻璃会熔化。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温度计呢?
1821年,人们发现:两根不同的金属线组成的闭合环路中,如果只有一个接头被加热,热环路里就会产生电流;两根接头的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强。此后,有人根据这个道理制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它能直接放入高温炉里测温,如图所示。
辐射温度计也能测量上千摄氏度甚至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它通过光学方法测定物体的辐射,进而得知物体的温度。
新式“非接触红外温度计”又叫“测温枪”,如下图,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那个物体的温度。除了可以方便地测量体温,这种奇妙的“手枪”还可以测量零下几十摄氏度到上千摄氏度的温度呢!
(1)测温枪的测温原理和常用的玻璃管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测温枪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晶体 | 熔点/℃ | 晶体 | 熔点/℃ |
钨 | 3410 | 铝 | 660 |
铁 | 1535 | 铅 | 328 |
钢 | 1515 | 锡 | 232 |
灰铸铁 | 1177 | 萘 | 80.5 |
铜 | 1083 | 海波 | 48 |
金 | 1064 | 冰 | 0 |
(2)热电偶温度计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测量物体的温度的,如果一个热电偶温度计的量程是-200~+1000℃,请查阅部分晶体熔点的小资料,写出两种可能用来制作热电偶的金属:__________。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多次测量了斜面和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小车运动的距离s1和s2、小车运动的时间t1和t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夹角/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s1/cm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s2/cm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t1/s | 1.4 | 1.3 | 1.2 | 1.1 | 1 | 0.8 |
t2/s | 0.85 | 0.8 | 0.75 | 0.7 | 0.6 | 0.5 |
|
|
|
|
|
| |
|
|
|
|
|
|
(1)第6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cm/s;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小车在斜面上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3)通过对比表格的第2行和第7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小车、斜面材质均不变时,__________,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