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不亮了,小明拆下灯泡仔细观察(如图甲所示)并设计了下图的四个电路检查灯泡是否烧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两根被毛皮摩擦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带负电 B.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
C.摩擦时,橡胶棒失去电子 D.靠近时,两橡胶棒相互吸引
如图所示,杆重和摩擦均不计,下列杠杆中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 B.
C. D.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如图1所示,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奇景如图2所示,就是因为光的在空气层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出现下冷上暖的现象.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线先由密的空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空气层,并在上层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实物抬高了许多.
人们利用光的全反射的现象制成了光缆,用于通信等方面.光在均匀透明的玻璃棒中传播,即可在弯曲的玻璃棒的光滑内壁上,借助于接连不断地全反射,可以将光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即使棒的截面直径很小,甚至到微米数量级,传导的效果也不变,这种导光的细玻璃丝称为光导纤维如图3所示.
光导纤维束已成为一种新的光学基本元件,在光通信、光学窥视及光学特殊照明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在此方面贡献突出,被世界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光导纤维是利用______________传导信息的。
(2)海市蜃楼情景中,人眼看到的空中的“景物”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穿过三棱镜的光路图。
(__________)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8.0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____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_____(选填“仍然”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选填“缩小”“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在确定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_______(选填“A”或“A′”)侧观察,发现无法让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