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4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_?
(2)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________远?
(3)人们利用声音的反射做成了回声测距系统,运用该系统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________.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当时气温20℃左右),厦门市一辆运送液化石油气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车上气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消防队员在施救过程中,用潮湿的棉纱堵住泄漏孔,不一会儿潮湿的棉纱结了冰堵住了泄漏孔.看了这则报道后,小明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应不高于0℃,而小明的母亲则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仍然在20℃左右.
(1)根据上述报道中描述的现象,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样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解释为什么堵泄漏孔的潮湿棉纱会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物体离小孔越近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C.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D.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可能靠近透镜
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 ,里面装有密度是6 kg/ m3 的氧气,在某次抢救病人中,用去了一半的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A.1 kg/m3 B.2 kg/m3 C.3 kg/m3 D.6 kg/m3
如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