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四种操作行为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有人触电无法切断电源时,立即用干木棍挑开电线
B.乙图中,用手握住测电笔的金属杆判断插座是否有电
C.丙图中,熔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熔丝接入电路
D.丁图中,直接用潮湿的手去拔插头
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出发,回到磁体N极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取盘子的碗夹
B.扫地的扫帚
C.夹食品的筷子
D.开瓶盖的起子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
B.电饭锅加热档的功率约为100W
C.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为2000W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在做“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实验时,小明提前准备了体积已知的铝块和木块。
(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铝块1的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_____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铝块1的质量,小何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何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的操作后正确完成了铝块1的质量测量如图丙所示,则m=_______g;
(4)接下来小明又完成了其他物块质量的测量,得到如下数据并完成了数据的处理
a、比较_______(填实验次数编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b、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______(“无关”或“有关”).
c、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________ 图线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
实验次数 | 物体 | m(g) | V(cm 3 ) | m/v(g/cm 3) |
1 | 铝块1 |
| 10 |
|
2 | 铝块2 | 54 | 20 | 2.7 |
3 | 松木1 | 5 | 10 | 0.5 |
3 | 松木2 | 10 | 20 | 0.5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红上午上课前,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红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小红改变方案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3)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
(4)小红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_____(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近视眼镜的镜片为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以透镜为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