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官科医生给病人检查耳道时使用的镜子是凹面镜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C.激光笔发出的光是红外线,人眼可以看见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使用到转换法的是( )
A.平面镜成像实验
B.探究音叉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探究音调与发声体长度的关系
D.用一条带箭头的线表示光线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B.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的位置和海水的深度
C.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直接对话
D.“禁止鸣笛”和安装消声器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上相同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50g B.成年人正常行走1.2m用时约1s
C.人沐浴时的温度约60℃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种类很多,电子秤中测力装置所使用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如图1所示,金属梁右端为固定端,左端为自由端,金属梁的上、下表面各紧贴一块相同的应变片,应变片结构如图2所示,它主要是由基地、金属电阻丝和引线等组成,电阻丝固定在基底上,当应变片被拉长时,金属电阻丝同时被拉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反之,当应变片把压缩时,金属电阻丝变短,电阻丝的电阻变小.
当自由端受到向下的压力F时,金属梁向下弯曲,上应变片被拉长,下应变片被压缩,如果上、下金属电阻丝有大小不变的电流I通过时.上应变片引线间两端电压为U1,下应变片引线间两端电压为U2.传感器可以通过输出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来反映压力F的大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应变片被拉长时,金属电阻丝的电阻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_
②当金属梁没有受到压力时,由于________,所以U1=U2,U=0
③当金属梁受力向下弯曲时,U1_______,U2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电灯
电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没有人能独享这份荣耀,它经历着如下的“进化史”;
1879年,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碳丝灯,通电后碳丝温度高达2000℃左右,进入白炽状态而发光,所以也称“白炽灯”。
1910年,美国通用电气实验室发现用钨丝制造的灯既便宜又明亮。
1934年,欧文•米兰尔进一步改进,将灯丝烧成螺旋形,使发出的光更明亮。
20世纪30年代,人们研制出了荧光灯,利用发光气体发出的光使灯里的涂膜发亮。它比普通灯温度低并省电.
最近,人们还发明了大功率LED灯,它更省电,寿命更长。
请回答:
①为了安全用电,控制灯的开关必须接在家庭电路的______线上.
②如图,灯丝烧成螺旋形的原因是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动力汽车
空气动力是指空气与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当我们快速地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会“嗖”的一下飞出去了,这时气球获得了气动力。
经过长时间探索,人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多种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来推动叶片或者活塞运动的发动机,即叶片式、活塞式空气发动机。
如图是某新型的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它采用压缩技术,把空气压缩后储存在汽缸内。该汽车只需将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内,汽车的空气压缩机就开始工作,使汽车气罐内的气压达到每平方英寸4500磅。达到这一气压大约需要4小时,然后气罐内的空气就会缓慢释放,牵动汽车的活塞运动。在车速低于35英里/h时,这种空气动力汽车完全依赖气罐工作,只排放出冷空气。它共有4个压缩空气缸,总容量为90L,其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54km/h,平均每加一次气能行驶200km或10h。
由于空气发动机不直接使用燃料,因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操控方便、“零”排放的优点。即使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某些缺点,在科学界引起不小的争议,但这项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空气动力汽车最理想的加气工具应是______(选填“内燃机”“电动机”或“蒸汽机”)提供动力的。
(2)空气发动机是利用空气的______能做功的,空气发动机获得动力时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工作过程相似。
(3)分析上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飞出去,这是因为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靠气缸内空气燃烧产生能量
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有能量的损失
(4)资料表明,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对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