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装置摩擦,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多大____?
小金探究推动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他猜测可能是发动机,也有可能是地面,然后进行如下探究:
(1)小金利用玩具车设计对比实验:如甲图,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开动电动机,汽车不前进:如图乙,将玩具汽车放置在木板上,开动电动机,汽车前进。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可知推动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
(2)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丙,开动电动机,将玩具车放在下垫易滚动的笔管(或轮子)的木板上,开动电动机,观察到当玩具车向前进时,木板则向后倒退。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是___(选填“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或“地面对驱动轮的摩擦力”),得出此结论所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是_(选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二力平衡”)。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重力为G)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2)对比_____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3)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_____法.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3N的砝码(如图),钩码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钩码的运动状态 | 弹簧测力计读数(N) |
① | 匀速向上运动 | 3.0 |
② | 匀速向下运动 | 3.0 |
③ | 加速向上运动 | 4.5 |
④ | 加速向下运动 | 2.3 |
⑤ | 减速向下运动 | 2.4 |
⑥ | 减速向下运动 | 3.8 |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钩码的重力;
(2)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钩码的重力;
(3)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钩码的重力(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小明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当小明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可看作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的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___。
A.一直小于550N最后等于550N
B.一直大于550N最后等于550N
C.先小于550N,后大于550N,最后等于550N
D.先大于550N,后小于550N,最后等于550N。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
(2)由图1中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选填“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如果在图所示方框内放上甲、乙两个光学元件。一束平行入射光ab射入,经过甲、乙的作用后,出射光为a'b'仍是平行光。画出两种光路图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