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 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是指(防 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像见图甲和图乙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 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_______,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 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___________(选填“35%”“45%”“55%”“65%”), 简述选用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原液含量为 75%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变大 45% 原液含量45%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27℃,沸点高于106℃;另外除了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外,45%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 密度变小 比热容变小 沸点升高 【解析】 (1)[1]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知,体积变大; (2)[2][3]某地最低气温为-17℃,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27℃以下;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则混合液的沸点约为106℃以上;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原液含量在“45%”、“55%”或“65%”的都符合要求,另外除了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外,45%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所以选择45%的防冻液较为合适; (3)[4][5][6]现有原液含量为75% 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防冻液中的水减少,防冻液的体积减小,质量减小,与原来相比,防冻液的原液含量增大,密度变小,比热容减小,由图甲可知,防冻液的凝固点升高,由图乙可知,防冻液的沸点升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测量学生奶密度的实验中.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_________(选填”)中的量筒.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左,应_________,直到横梁平衡.

3)小铭进行了如下实验.

A.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B. 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1.

C. 将适量的学生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学生奶的总质量 m2.

D. 将烧杯中的学生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V.

考虑到学生奶在从烧杯中倒出时有残留,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_.为此,同组的小浩提出只要调整实验顺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 (填序号)

4)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在测量烧杯质量时砝码及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的 质量 m1/g

烧杯和学生奶的总质量 m2/g

学生奶的体积 V/cm3

学生奶的密度ρ/(g/cm3)

78.2

40

 

 

 

查看答案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 (选填吸热放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第 2 分钟处于___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选填“A”“B”)

A. 寻找普遍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

有一质量为 5.4kg 的铝球,体积是 30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求:

1)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2)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查看答案

一个容器的质量为 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 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 600g 已知水的密度为 1×103kg/m3,求:

1)这个容器的容积多少 cm3

2)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kg/m3

 

查看答案

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处.

1)将蜡烛放在 A 点,光屏放在 B 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 ”)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 1 3 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_________的实像;第 5 次像距应是_________cm,此次像比第 4 次的像_________(选填”)

3)将蜡烛放在 C 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_________移动(选填”),用不透明的纸片遮住透镜的左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_____ (选填完整不完整).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40

13.5

2

30

15

3

25

16.7

4

20

20

5

1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