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3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次数 |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滑动摩擦力/N |
1 | ______ | 4.0 | _________ |
2 | _________- | 4.0 | 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 | 8.0 | __________ |
(2)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小华所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上图所示实验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小明看了小华的实验后,认为她的方案优于自己的设计方案。你认为
① 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小华实验方案的好处有______。
② 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小华实验方案的好处有_____。
小明去上海旅游,在浦东他乘坐磁悬浮列车体验了一次“风驰电掣”的感觉。
(1)磁悬浮列车之所以能够高速行驶,是与“悬浮”有关,请简要说出其道理:______。
(2)小明旅游回来后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接着让小车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不同位置。
分析图示的情况,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假如小车运动到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即不受到任何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的原因。
(4)以上探究过程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想想看: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你在探究什么问题时也运用了此方法?请你说出该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
(5)从进一步的探究中,小明也知道了“列车在没有条件悬浮的地方提速时,要把列车车身设置成‘子弹头’式流线型”的道理。请你说出这个道理。________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如左上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3)图中,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___cm2。
(4)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而且是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 ______;
② _________。
要减小以上原因形成的误差,只要采取以下措施即可:________。
为了测量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及其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的体积,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一小铁块挂在木块的下面,测量过程如图乙、丙、丁中的三个量筒所示。根据图中器材所示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g,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则该木块的密度为____kg/m3。
如图所示,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在瓶的a、b(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c处各扎一个小孔,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其道理是_______。
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