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
(2)把金属螺母放在天平_____盘中,并用_____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_____g。
(3)在量筒中装入20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_____cm3。
(4)金属螺母的密度是_____kg/m3。
(5)如果金属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属的密度相同,那么这名同学据此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_____。
(2)由图乙可知,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由实验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____。
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甲所示。制完进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_____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用木片压住橡皮筋,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这样做是否合理:_____,原因是:_____。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____,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光滑/粗糙).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_____(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_____(存在/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上部/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
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s.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