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 【解析】 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 B.刚煮熟的鸡蛋温度比冷水高,放在冷水中时,热量从鸡蛋传递给冷水,所以鸡蛋的温度降低;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2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查看答案

小华的爷爷从旧货市场淘得一把古式酒壶(如图所示).老人听卖家介绍说这把酒壶是由贵金 属材料制成的,于是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究竞是什么.于是他请小华帮他测量一下酒壶的密度,小华用 天平测出整个茶壶的质量为 980g,其中壶盖的质量为 89g,他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 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l0g.求:

 

(1)壶盖的体积;__________   

(2)这种材料的密度;___________   

(3)制作整个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_________(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

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交管部门规定自201951日起未申领安装牌照的非标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行驶。平常喜欢步行锻炼的小明一家新购买了一辆如下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一天小明和爸爸骑此电动自行车以l8km/h的速度去万达广场购物,只用了6min就到达了目的地;平常他们步行去万达则需要30min,请问:

1)小明家离万达广场有多远?

2)他们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

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他们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调节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刚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刚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__________

(3)小刚改正错误后,称量中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4)接下来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1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kg/m3,该小组测算得到的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

在做研究“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媛媛同学发现:实验室的光具座总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媛媛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

序号

直径

焦距

5cm

30cm

4cm

10cm

 

 

 

 

 

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乙(a)所示,则物距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丙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最合理的做法是_____

4)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丁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5)如图丁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刻度线处,此时眼睛应在_____(填“烛焰”或“光屏”)的一侧向透镜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虚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