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空气和二氧化氮...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现象

B. 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

C. 清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现象

D. 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5年后互相渗入

 

ACD 【解析】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A、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杯中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杯中的空气颜色变深,说明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界面分明,时间越长,两者混合的越均匀,说明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5年后互相渗入,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主要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

屋檐下有一木质直角三角架,如图所示,已知AB=3mBC=4m,抓抓猫逮到跑跑鼠后,A点让跑跑鼠逃脱,跑跑鼠沿ABC路线以的匀速拼命逃窜,抓抓猫选择AC路线同时开始追赶并恰好在C点再次抓到跑跑鼠.问:

1)抓抓猫和跑跑鼠何者平均速度大?

2)抓抓猫平均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

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四块玻璃板供小峰选择:

A.较薄茶色          B.较厚茶色          C.较薄无色        D.较厚无色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小峰应该选择_____玻璃板;

(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的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

 

查看答案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实验过程中,保持纸筒AB的位置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作为反射面材料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

下面是小芳同学做“测量苹果醋的密度”实验;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

B.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苹果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苹果醋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g

D.她将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苹果醋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2)小芳算出苹果醋的密度_____

(3)同组的小明认为,小芳这种方法测出苹果醋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芳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