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教室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晶体熔化、凝固过程的规律”。
(1)晓彤把烧杯中-5℃的碎冰放入试管中一部分,把温度计插在碎冰中,再把试管插在30℃左右的温水中加热,很快,冰开始熔化了……。
①晓彤小组发现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升高,跟其他小组的同学们交流后,发现各个小组都出现了这种情况,由此引发的合理猜想是_____。
②实验完成后,晓彤发现烧杯中剩余的碎冰,并未放入温水中加热,冰也熔化了。晓彤由此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晓彤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雪小组观察海波熔化实验中,记录的实验证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海波的温度/℃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9 | 50 |
状态 | 固态 | 固态 | 固态减少,液态增多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图像。
(______)
(3)小南把一杯水放进电冰箱冷冻,使它凝固成冰,把凝固过程的数据采集起来,跟冰、海波的熔化过程对比,可以得到水凝固的特点是_____。
如图所示,小雪在凸透镜的右侧用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凸透镜所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你完成小雪观察到该像的光路图。
(______)
如图所示,晓彤自制了一个昆虫观察箱,可以通过该箱观察昆虫,请你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画出昆虫在平面镜中成像的位置(以图中白点A为代表)。
(________)
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一只杯子最多可盛0.2kg水,则它盛装酒精的最大质量是_____kg;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_____0.2k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小水珠所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如图所示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比较____关系;晓彤竖直放好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