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一个圆底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用下端系有小铃铛的带孔橡皮塞塞住瓶口,孔内插有一截套有橡皮管的玻璃管。
(1)此时轻轻晃动烧瓶,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下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烧瓶内的空气被“赶跑”,夹住橡皮管并使烧瓶冷却,让瓶中的高温水蒸气液化成水。因此,水面和瓶口之间几乎成了_____状态,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待烧瓶冷却,再次晃动烧瓶,铃声将会怎样?_____
(2)打开夹子,空气进入烧瓶,再晃动烧瓶,铃声又将会如何?_____
(3)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烧杯上盖纸板的目的是_____。
(2)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的_____(选填“a”或“b”)。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_____(选填“A”或“B”)所示。
(4)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其实质是_____(选填“小水珠”或“小冰晶”)。
(5)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
(6)当水温到达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能使其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
(4)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根据图丙的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
(5)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后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该物质可以继续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1 | 20.50 | 1.50 | 2131 |
2 | 31.00 | 2.00 | 1284 |
3 | 48.50 | 2.50 | 656 |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或直径)的增大会减小”的结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产生的。小明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将金属管悬挂,然后_____,听管子是否发声;判断方法:如果管子不发声,说明_____,如果管子发声,说明_____。
如图所示装置,称为“碘锤”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在碘锤中部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这时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停止加热,让其冷却一会儿后,发现有碘颗粒析出,这时锤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_____(选填“多”或“少”)。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种方式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