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40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1cm
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蜡像馆之一,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是继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拉斯维加斯之后,最新开设的全球第六家杜莎夫人蜡像馆,馆内有许多名人蜡像.图中所示的是姚明的蜡像.
(1)已知姚明体重为140 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1×103 kg/m3)差不多,姚明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2)假设用蜡(0.9×103 kg/m3)来做一个同样体积的实心“姚明”,姚明蜡像的质量有多大?
如图所示是小敏周末观看轮滑表演的图片,小敏想探究人从斜坡顶端滑下然后滑到对面斜坡上的最大高度与斜面倾角和人的质量的关系,他将两个斜面AO与OB对接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让质量为5克的小球,在斜面AO上高H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测量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h,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变斜面OB的倾角,重复实验;
②用质量为7克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 小球质量m/克 | 小球在斜面AO上释放高度H/厘米 | 斜面OB的倾角/度 | 小球在斜面OB上的最大高度h/厘米 |
1 | 5 | 10 | 40 | 9.0 |
2 | 30 | 8.6 | ||
3 | 20 | 8.0 | ||
4 | 7 | 10 | 40 | 9.0 |
5 | 30 | 8.6 | ||
6 | 20 | 8.0 |
(1)比较实验1、2、3(或4、5、6),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_____有关。
(2)比较实验_____(选择序号),说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无关。
(3)如果斜面绝对光滑,请猜想小球在斜面O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_____厘米。
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洋洋首先测量凸透镜焦距。她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蜡烛向右移动到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光屏。
(4)在图乙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35cm处,然后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_____(填”实”或”虚”)像。若要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