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①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⑥
某实验室的一只水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把这只温度计放入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容器中,则以下关于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后,温度计内水银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如图所示的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
甲∶北方的春天,冰雕逐渐变小
乙∶北方的冬天,植物上出现雾凇
丙∶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丁:铁矿石熔化成铁水
A.甲、丙 B.甲、乙 C.丙、丁 D.乙、丙
如图所示,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有一个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g/c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