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 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_____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 50cm 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 10cm 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 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某一位置放一个眼镜,光 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则该眼镜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___。当 u2f 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 fu2f 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物距 10.0 照相机 近视 增大 大于 小于 【解析】 (1)[1]根据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关。 (2)[2]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 焦距为10.0cm。 (3)[3]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在10cm处时,物距为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4]根据题意可知,像距变大,故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即近视眼镜。 (4)[5]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 [6][7]观察图像可知当u>2f时(即u>20cm),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得越来越慢,则该过程中物体移动的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即10cm<u<20cm),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得越来越快,则该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的速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利用空易拉罐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易拉罐中注人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窗外的景物成倒立的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形成的原理是光的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两个易拉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能让两易拉罐间距离增大,可以吸管按图中箭头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方向用力吹气;

(4)如图丁所示,用塑料薄膜擦过的塑料管靠近易拉罐,易拉罐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吸引。

 

查看答案

(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一次研学活动中,某校师生乘坐的一辆新能源汽车。汽车和师生的总质量为1.5×104kg,汽车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是0.3m2.这辆汽车从学校出发,沿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40min到达研学基地,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50kW.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这次的研学基地离学校多远?

(3)这辆汽车从学校到研学基地途中,发动机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

已知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 594g,体积为 300cm3,(g 10N/kg)求: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注入水后球的总质量是多少?(水的密度为 1g/cm3

 

查看答案

如图,要求开关控制螺旋灯泡,将图中元件分别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