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

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C.位于南极洲-84℃的冰块一定没有内能

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 【解析】 A.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 C.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 L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为5 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 L

(1)1 t 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多少次?

(2)若每套节水洁具每天使用100次,每月按30天计,从理论上计算核校使用水洁具后每月可节约水多少吨?

(3)该校总水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约多少吨?

 

查看答案

20191230日早上840分,开往张家口的G2505次列车(如图)从北京北站驶出,标志着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京张高速铁路主线由北京北站张家口站,正线全长174km,设10个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km/h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如下。求:

(1)结合时刻表计算出G2505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

(2)清华园隧道全长6.02kmG2505次列车全长201.4m,当它以80km/h的速度从进隧道到驶出隧道共用了多长时间_________

(3)由于列车经过清华大学东门后,线路逐渐抬升,设计团队特意在隧道出口处设计了全封闭声屏障,这是在__________减少列车带来的噪音污染。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马铃薯,俗名土豆。因其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马铃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小明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明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明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g,体积为200cm3,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马铃薯品种

密度/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淀粉含量/%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千克-1

0.40

0.42

0.45

0.50

0.60

 

 

(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象。

____

(2)从图象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______

(3)小明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______(填“是”或“否”)。

(4)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______(填品种号)。

 

查看答案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g.

 

查看答案

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甲所示,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返校后,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一只蜡烛,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两个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如图乙所示,她先将f=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接下来她换用f=10cm的凸透镜,仍然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她应该保持__________不变,移动__________,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3)对比两次实验中像的大小,发现第二次成的像比第一次稍大,据此小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