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题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说明以______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但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2)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从监测点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轿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
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
(2)制作某尺寸的零件,如果用甲种材料制作,需要质量90g;如果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尺寸的零件,零件的质量将减少多少?
(3)因实际需要,现在把甲、乙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制作了一个新的零件,新零件总质量100g,其中甲材料的体积为20cm3,物理学中把混合物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叫做混合物的平均密度,那么新零件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小明翻越一座小山坡,小山坡模型如题图所示,他以A处为起点出发,上坡的速度为2m/s,1min后登上坡顶B,休息10s,接着下坡再到达另一侧的终点C处,下坡速度为4m/s。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求:
(1)上坡的路程AB为多少?
(2)下坡的时间是多少?
(3)A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的蜡烛甲和乙进行实验,如题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甲,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乙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一边眼睛在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乙和蜡烛甲的像_________,此时蜡烛乙的位置即为蜡烛甲的______的位置,记下这两个位置,这时还可以说明像与物体的_______,移动蜡烛,重做实验;
(3)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题图2所示;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AB面反射成像还是CD面反射成像呢?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题图2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________,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CD面反射成像。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规范组装器材,如题图1所示,应______(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的顺序组装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题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
(3)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待水温升至90℃时,小明同学每隔1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并记录在表格内,请根据表中数据,在题图3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_______)
分析图像得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的规律是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有“白气”从烧杯中冒出,“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小华做了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处,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取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当天平横梁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是______g,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是____mL,则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