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
(2)若每个钩码重 1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如图所示,小王在杠杆上 A 点挂 3 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想到以下方案:第一种:在O 点右侧 3 格处的 B 点悬挂 _______个钩码;当杠杆平衡后, 将 A、B 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靠近支点O 的方向移动一格,则杠杆的_____(选填“左”或“右”)端 将下沉;第二种:在 O 点右侧 4 格处 C 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动到 b 位置时其示数变大,原因是拉力的力臂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第三种:在 O点左侧 1 格处的D点用弹簧测力计_____(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拉杠杆,其测力计示数为 6N;
(3)实验中小王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及力臂获得多组数据,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以下三个实验也测了多组数据,与本实验目的相同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②测量某个物体长度;③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4)实验结束后,小王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他将支点调整在如图丁所示位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之前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原因可能是:_____。
在“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1)实验中对固体物质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
(2)试管内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 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 “B” 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会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该物质熔化前(AB 段)升温比熔化后(CD 段)升温_____(选填“快”或“慢”);
(5)图像中DE 段是物质的_____过程。
如图所示,杠杆此时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力臂 l1 对应的力 F1 的示意图。
(____)
如图所示,物块 A 处于静止状态,画出A 对左侧挡板的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容器装有适量水,底面积为100cm2,上端开口面积为 60cm2。用细线吊着底面积为 50 cm2 的长方体,使其缓慢浸没于水中,直至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松开细线, 物体上表面距水面 4cm,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比未放入物体时增大了 40N(容器外壁保持干燥)。图乙是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图像。则未放入物体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_____cm,物体的密度为_____kg/m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圆柱体甲、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分别为 100cm2 和 50cm2,高度h甲 和h乙之比为 2:1,他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 h 的部分,并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Δ h:h 乙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