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当我们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C. 水中倒影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暗是因为射到水面的光有一部分折射了
D. 从岸上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如图中的声现象,与音调有关的是( )
A.用力击鼓
B.真空罩实验
C.水瓶琴
D.倒车雷达
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导体棒、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组成闭合电路。
(1)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小明在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时,仪器和电路都连接完好,可是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运用该实验原理制作了____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
(4)如果将小量程电流计换成_____,可以观察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悠悠闽江水哺育了闽江两岸儿女。物理兴趣小组的小红想知道闽江水的密度是多少,于是她取了一些闽江水,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和数字都不清晰)、烧杯、铁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1)、记号笔、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闽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
(2)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为 m1。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闽江水,用细线拴住铁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位置的刻度线 A,然后取出铁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闽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2。
(5)_____。(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闽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3,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 m3=_____g。
(7)计算闽江水的密度,则闽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闽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小聪同学发现家用白炽灯总在刚开灯的瞬间烧坏,猜想白炽灯的电阻可能与灯丝的某个因素有关,于是找来与白炽灯工作原理相同的小灯泡,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探究。电源电压恒为 6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灯丝电阻约为 10 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中的实物电路按图甲中的电路图连接完整,使滑片 P 向右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亮。
(____)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检查发现小灯泡的灯丝已经烧断。分析原因可能是: 闭合开关时,_____,导致电流过大而造成的。
(3)断开开关,更换烧坏的电路元件,进行正确操作。调节滑片 P 使小灯泡逐渐变亮,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一系列示数,在图丁中绘制 U-I 图像。当电压表示数为 2.5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4)小雷用一个定值电阻更换小灯泡,进行正确操作。调节滑片,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一系列示数,在图丁中再次绘制 U-I 图像,由图像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5)根据图丁中 a、b 图线初步判断,小灯泡的电阻和灯丝的_____有关。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
(2)他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 B 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小华探究的问题是:_____。
(3)实验中玻璃板倾斜,出现的后果可能是:_____。
(4)某同学将蜡烛 A 以 0.5 cm/s 的速度远离玻璃板移动时,像会以_____m/s 的速度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5)小明将棋子放在玻璃板前的不同位置,重复(2)中的操作进行多次实验,下列与该目的相同的是(填序号)。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