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測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_____。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_____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其重力G排=_____,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
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刚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装置甲 | 装置乙 |
钩码重G/N | 4 | 4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6 | 1.4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0.3 | 0.4 |
机械效率η |
| 71.4% |
(1)实验中,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
(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由计算结果可以确定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填“小明”或“小刚”),由实验可得出结论: _____。
(4)随后小明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钢球对木块______的多少,从而判断出钢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2)木块被撞击后,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_____之间的关系。
(4)在图甲、丙中,m2>m1,则小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1_______v2(选填“>”、 “=”或“<”),且s3>s1,则由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
(1)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
(2)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的力F1。
(_________)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省功”)。小明把质量为50kg的木箱沿斜面拉了10m,使木箱上升了4m,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F=250N,木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木箱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N。(g取10N/kg)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20cm,G1是棱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B=10cm时,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__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力F=10N,使G2向右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经过___________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