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如图所示是“声音的特性”的思维导图,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1)________;(2)__________。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ρ酒=0.9×103 kg/m3,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600mL,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_kg;若这酒喝掉半瓶,则剩下的半瓶酒的密度为_______ g/cm3。
有一质量为0.12kg的烧杯,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装满水后,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量3N ,已知g取10N/kg,。
(1)求烧杯的最大容积;
(2)若在烧杯内装满某种液体后,测得烧杯和这种液体的总重量为3.9N,则此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3)在此空烧杯中装入一些金属小颗粒,测得烧杯和金属颗粒的总重量为9.1N。若再在这个瓶中装满第(2)问中的液体,此时瓶、金属颗粒和液体的总重量为10.3N,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根据右表所给数据,求:
(1)若汽车刹车前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若汽车刹车前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速度v/km·h-1 | 反应时间t/s | 制动距离s/m |
36 | 0.70 | 4 |
108 | 0.90 | 36 |
小丽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高度上;
(2)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若凸透镜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应向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实验中,小丽发现当蜡烛与凸透镜间距较近时,蜡烛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此时,在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用眼观察蜡烛,会看到正立、_____的虚像。蜡烛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会随之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填“上”或“下”)移动。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了各自的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1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1.2 | 2.4 | 3.6 | 4.8 | 6.0 |
2 |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cm | 0 | 0.6 | 1.2 |
| 2.4 | 3.0 |
3 |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 5.6 | 6.2 | 6.8 | 7.4 | 8.0 | 8.6 |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cm;
②请将表格中第2行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____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