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小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v1=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t=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2=340m/s。求:
(1)5s内,汽艇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
(2)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s2是多少?
(3)他向山崖大喊时,离山崖的距离s是多少?
(4)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的距离s0是多少?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跨海桥长22.9km,汽车全程限速100km/h,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分钟?
(2)若汽车通过海底隧道耗时3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速?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带有刻度)竖直置在平面镜上.
(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________.
(2)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光紧贴纸板F沿图中BO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______方向射出.
(4)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F面绕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6)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