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选填“陡”或“缓”)些;
(3)图甲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4)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
(5)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小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vAC(选填“>”、“<”或“=”);
(6)图乙中能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B”)。
如图是探究平面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现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某个位置,找出像的位置,并分别记录物和像的位置。为了得出可靠的结论,你认为接下来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记录好像的位置
(4)如果将蜡烛A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果用白纸板放在蜡烛B的位置,白纸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____)
如图所示,a、b两条光线是由平面镜前某一发光点S射出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后的情况。请在图中确定S的位置,并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______)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跑步,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比为4∶5,所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时间之比_____。
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 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