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为了研究“物品匀速投放下水的方法”建立如图模型:轻质杠杆AB两端用轻绳悬挂着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品甲和乙,甲、乙的边长均为a,密度均为ρ(ρ大于水的密度ρ水),杠杆放在可移动支点P上,物品乙放在水平地面上。起初,物品甲下表面无限接近水面(刚好不被水打湿)。计时开始(t=0),上推活塞,使水面以速度v匀速上升直到物品甲刚好完全被水淹没,停止计时(不计物品甲在水中相对运动的阻力)。上述过程中通过移动支点P维持BD绳中拉力恒为乙重力的0.6倍,且杠杆始终水平。(g为已知量)
求:(1)物品乙对地面的压强;
(2)t=0时,BP:PA为多少?
(3)物品甲完全被水淹没时,BP:PA为多少?
(4)任意时刻t时,BP:PA与t的关系式。
某种智能型电饭锅,如图甲所示,有加热、保温、断电的功能。内部简化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开关S可根据设定在“1”、“2”、“3”挡之间自动转换,某次煮饭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电阻R1的阻值
(2)此次煮饭产生的总热量如果用来烧水,其中80%热量被水吸收,则能将初温是20℃,多少质量的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通过测量: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通过3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布帘背后的秘密”。
实验次数 | 1 | 2 | 3 |
G/N | 5.0 | 8.0 | 11.0 |
F/N | 2.0 | 3.0 | 4.1 |
H/cm | 10.0 | 15.0 | 20.0 |
h/cm | 30.1 | 45.1 | 60.2 |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_____(选填“一个”或“两个”);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_____(选填“1N”、“2N”或“3N”);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_____(选填“80%”、“33%”或“2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
一个小灯泡上标着“2.2V 0.25A”,物理小组连接了如图甲的实物电路.
(1)若要求实验中将滑片P左滑灯泡变亮,将导线Q端(用笔画线代表导线)与变阻器的某个接线柱连接起来
(_____)
(2)将连接好的该实物电路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图乙)中;
(______)
(3)该小组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局部放大)如图丙,则读数是:_____;
(4)该小组记录了许多组电压U、电流I对应数据,然后画出小灯泡灯丝的U﹣I曲线,图丁中符合实际的是_____.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如图乙,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
用如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物质在第6min的内能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8min具有的内能。
(3)如图2所示是物质处于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