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你认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应选用______组器材(选填“甲”、“乙”);
(2)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还需要用到其它测量工具。你认为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其它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仅甲组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3)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如图利用铁架台、带有最小刻度为1cm的杠杆、细线、若干钩码等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在挂钩码前,小明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图),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 _______;
(2)接着小明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由此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其做法的错误之处是______。若小明在图甲中两侧各加一只钩码,杠杆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平衡/非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侧的钩码移至______cm处;
(3)小王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明交流后,小明为了证明小王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丙的实验,此实验____(能/不能)说明小王的结论是错误的。丙图中若每只钩码的重为0.5N,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_______N。
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_____(大/小)。
| 物距u/cm | 焦距f/cm | 像距v/cm |
1 | 10 | 2 | 2.5 |
2 | 10 | 5 | 10 |
3 | 10 | 8 | 40 |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11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_________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这一成像原理可应用于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如图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2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请写出图中四幅课本插图所说明的物理知识:
甲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家用电火锅,容量4L,额定电压220V,它能实现发热电阻丝R1在160W—1210W之间无极调温,图乙是它的电路简化图:
(1)为了保护发热电阻丝,开关刚刚闭合时,电火锅处于保温状态,滑片应位于电阻丝R2的_______端;(选填“A”或“B”)
(2)当滑片从R2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时能够实现R1电功率从160W—1210W的无极调温,则R1的阻值为多大_____,R2的最大阻值为多大_______?
(3)当R2的滑片调到中间时,电火锅的电功率多大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