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电流表无损坏,有阻值为5Ω、10Ω、20Ω、30Ω、40Ω定值电阻5个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的实物图,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为了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 C.电流表 D.电源
(3)某次实验,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示数超过满额刻度,电流表示数为零,小组成员赶紧断开开关,大家一起分析原因,猜测可能是________;
(4)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将5次实验数据描绘在图丙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功率
(5)实验中,他们选择下列哪个滑动变阻器最合适_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 0.5A B.50Ω 0.5A C.50Ω 1A D.200Ω 1A
(6)请你用平滑曲线将图丙中5个点连接起来。观察图像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___;
(7)将定值电阻换为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各电表更换合适的量程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及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电流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次数 | 电压表示数U/V | 电流表示数I/A | 灯泡亮度 |
1 | 1.50 | 0.32 | 发光微弱 |
2 | 2.00 | 0.38 | 较暗 |
3 | 2.50 |
| 正常发光 |
4 | 3.00 | 0.46 | 很亮 |
小组连续进行了4次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里,通过实验你会有很多的发现,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是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都有让物体(小车或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图甲实验探究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图乙实验探究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下列实验中与上述研究方法不相同的是________。
A.“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反映液体压强大小的方法
B.“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反映电阻大小的方法
C.“探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的方法
D.选用两个20Ω的电阻并联来代替一个10Ω的电阻
(3)图甲中三次实验小车受到水平面的阻力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推理当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减小为零时,小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图乙中木块B受到水平面的阻力能不能为零,原因是________
如图所示的两图分别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一東光贴着硬纸板沿AO射到O点,在纸板前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当光屏,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拿两支等大的蜡烛,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可以看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____
A.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改变
B.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
C.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
D.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
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如图所示凸透镜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即: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请作出通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并画出已有光线射入水面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______)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开关S闭合与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3A,则电阻R2处的故障是___.若把R2换成一个12Ω的电阻,断开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S断开后,R1消耗的功率为___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