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传播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小华和小明两位同学想要测量黄豆的密度,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华发现在工业生产中,有堆积密度的概念。在一个容积为V的容器中装满黄豆(密度为ρ),测得黄豆的质量为m,则黄豆的堆积密度ρ堆=。若容器中黄豆间空隙的总体积为V空,则V空∶V=______(用ρ、ρ堆来表示);
(2)为了测量黄豆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天平的______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3)把36g黄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黄豆的总质量为137g,根据数据可求出黄豆的体积为______cm3;
(4)由以上数据计算出这种黄豆的密度为______g/cm3;
(5)由于黄豆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黄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 或“小”)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过程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20g;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当在托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此时的操作应该是:______,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读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盐水的体积为V。
请你帮助小明在方框内设计一个表格,并把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
(3)同组小华认为,小明这种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______(选填 “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明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______(填序号) 。
小明在做“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
(1)实验装置安装时应该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______;
(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并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 99 |
①小明在第7min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_____℃。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当地此时的大气压强应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______图;
(3)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上方气压的增大,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
(4)小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中的a和b,实验发现b杯中没有水时,a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 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__ ( 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华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______(有关/无关)。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试在甲图中画出光线II的折射光路_____;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再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______移动光屏;
(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是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若将蜡烛换成“F”字样的纸板,放在离凸透镜15cm的地方,小明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4)如图乙当光屏成清晰的像时,小明拿来爷爷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小明爷爷的眼睛属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