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幕布上的皮影 B.用放大镜看邮...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幕布上的皮影

B.用放大镜看邮票

C.筷子好像在水西处折断了

D.日出东方酒店在水中的倒影

 

D 【解析】 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的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手套

B.陶瓷碗

C.金属餐具

D.塑料三角板

 

查看答案

请阅读《按压式瓶盖》回答问题。

按压式瓶盖

日常生活中,装有洗手液或洗发液的瓶子,其瓶盖都是按压式的,如图甲所示。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液体是怎么“吸”上来的?

原来在洗手液瓶中有个按压式吸液结构。它由导液管、进液阀门、弹簧、活塞、出液阀门、出液管、储液筒等组成,其中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是塑料小球,进液阀门位于弹簧下端,出液阀门位于活塞上端。

使用的时候,通过手向下按压,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出液阀门打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出瓶外;当手松开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进液阀门打开,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液体“吸”出瓶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和______的工作原理相同。

A.活塞式抽水机       B.马桶

C.微小压强计          D.汽油机

(2)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____储液筒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果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舱中按压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他是否能挤出洗手液,说明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什么现象______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探究纸锥在空气中下落的规律。他们取三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纸锥,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中固定质量为3m小球,在丙纸锥中固定质量为8m小球,再让纸锥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

(2)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向_______运动,以丙为参照物,甲、乙向_______运动。

(3)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_______倍。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200cm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质量为400g,其底面积为S2=100cm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求物体A的密度;

(2)求容器内液体的密度;

(3)若此时液面距离容器底部0.16m,求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