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 成功之门虚掩着 ①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

成功之门虚掩着

①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打出9.95的字样,全场轰动,海因斯也摊开双手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个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时,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他想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上千名记者给漏掉了,实在是一大遗憾。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③当记者提到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想了想,笑着说:“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谜底揭开后,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下10.03秒的百米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大家都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跑到10.01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记录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横着的那根绳子。”

④海因斯说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又十分重要的道理:百米赛10秒的门是虚掩着的,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

⑤但要推开虚掩的成功之门,首先要有勇气,要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打破常规,像马克思说的那样,这里拒绝一切犹豫和胆怯。许多成功之门之所以对我们紧闭着,其实并不是推不开,而是我们可能连想都没想过要推,更别说试一试。譬如,“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 ──多少年来,人们都对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这条定律深信不疑;可伽利略就敢于提出怀疑,并进行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于是,勇气和胆识帮助他轻轻地推开了成功之门。反之,被困难吓倒的人,不敢冲击禁区的人,墨守成规的人,畏首畏尾的人,是永远无法推开成功之门的。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成功之门虚掩着”的含义。(3分)

                                                                             

                                                                             

2.当海因斯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百米记录后,为什么“惊呆了”?(2分)

                                                                              

3.文章第⑤段中举伽利略的事例证明的论点是什么?请再举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试卷中的事例除外,不得超过100字)。(4分)

论点:                                                                   

事例:                                                                    

                                                                             

4.阅读下面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的感悟。(3分)

有一个青年去应聘。当时被录取了,总经理告诉他,三楼第一间屋子不可进。青年很好奇:为什么不能进呢?第二天,他按捺不住好奇心,来到了那间屋外,发现门是虚掩的,推门进去后,发现屋里空空的,只是在桌上有一封信:速去市场部报到!他被总经理任命为市场部经理。在他之前,有很多人路过这间屋子,知道门是虚掩着的,也曾多次好奇地在门前徘徊过,只是牢记总经理的话,没有推门进去,与担任市场部经理擦肩而过。

 

1.成功之门表面上看上去是关着的,其实一直是虚掩着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在这一步之遥的距离中,有困难的阻扰、假像的迷惑,只要我们有勇气和胆识去跨越,成功之门就会打开。 2.因为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大家(包括海因斯)都相信了这一说法,9.95秒的百米成绩大出海因斯所料。 3.论点:许多成功之门之所以对我们紧闭着,其实并不是推不开,而是我们可能连想都没想过要推,更别说试一试。(2分)举例:参考:(1)110米跨栏和百米赛跑,历来认为是黑人和白人的天下,因为许多运动专家认为黑人和白人的骨骼、肌肉比黄种人在爆发力和激烈运动方面要优越得多,可刘翔凭着吃苦的精神和科学的训练,获得了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并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由黑人和白人创造的世界纪录。(2)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中国是个贫油国”,李四光经过反复论证、长期勘测,终于找到了“大庆油田”,扔掉了“中国是个贫油国”的帽子。(2分。视事例的针对性和语言酌情给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像关着。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跨进门,往往是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或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我们要不迷信权威,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走进某些禁区,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识,推开那扇门,走向成功! 【解析】 1.3分。只要能揭示出“虚掩着”的比喻义(困难、假象等)即可。 2.2分。意对即可,但要结合文本内容作答。 3.略 4.3分。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3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②政道:施政的方略。  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  ⑤劳:慰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孰视之(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           (4)思竭其用 (      )

2.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4.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1分)

5.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答:                                                                      

6.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2分)

答:                                                                      

 

查看答案

赏析诗歌,回答下列各题。(共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回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2分)

2.诗中名词“                          ,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2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1)(2)(3)小题每题1分,其余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悠然见南山。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苟全性命于乱世,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

(5)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6)曹操《观沧海》中描写想象之景抒发诗人宏伟抱负的诗句是:                 ,                 ;                  ,                   。

(7)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巧用比喻,勾勒出自己挽弓劲射的雄姿,表达立功报国愿望的句子                      ,                ,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

 

查看答案

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1)诘责     闲熟    中流砥柱    神采奕奕

(2)浮躁     拘谨    门庭若市    鞠躬尽粹

(3)凛冽     杀戮    冲耳不闻    深恶痛疾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②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

③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兔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④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年年夏夜星空里永不褪色的神话。

⑤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混沌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⑥就不一样了。我渴望生命的种种遇合,书里的话,等我去阅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            ,            、             。山风与发,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那──一旦相遇,就永远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⑦我渴望遇合,即使是怎样的情节,我都一直在等待着。

1.请用正楷将第①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6ec8aac122bd4f6e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①  褪色        (       )       ②混沌 (       )       ③一刹那(       )    

3.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